生活中,很多人长期处于 “熬夜 + 情绪差” 的状态,同时担心这会让甲状腺 “癌变”。对此,徐浦特聘肿瘤专家张晖指出,长期熬夜与情绪差虽不直接导致甲状腺癌变,但会显著破坏甲状腺健康,增加甲状腺结节、功能异常的风险,且两者叠加时,甲状腺病变及后续癌变的风险会翻倍,需高度警惕。
先厘清:熬夜与情绪差,如何伤害甲状腺?张晖专家解释,甲状腺的健康依赖稳定的内分泌与免疫环境,而长期熬夜和情绪差会从两大维度破坏这种平衡:
长期熬夜:打乱内分泌,抑制甲状腺功能熬夜会干扰人体生物钟,导致下丘脑 - 垂体 - 甲状腺轴(调控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核心系统)功能紊乱,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失衡 —— 可能出现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(引发甲减倾向)或异常增多(引发甲亢倾向)。长期激素紊乱会让甲状腺细胞处于 “应激状态”,增加细胞异常增殖的概率,进而诱发甲状腺结节,而部分结节若长期未干预,可能逐渐发展为恶性(癌变)。
情绪差:激活 “应激反应”,加重甲状腺负担长期焦虑、抑郁、暴躁等负面情绪,会刺激身体释放 “皮质醇” 等应激激素。这类激素会间接影响甲状腺,一方面可能加剧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异常,另一方面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,导致身体无法及时清除甲状腺内的异常细胞,让病变细胞有更多机会增殖,为甲状腺病变(包括癌变)埋下隐患。
展开剩余60%张晖专家:2 个习惯叠加,风险翻倍的关键原因单独的熬夜或情绪差已会伤害甲状腺,而两者叠加时,风险会呈 “1+1>2” 的效果,核心原因在于:
熬夜导致的内分泌紊乱,会让甲状腺对 “情绪应激” 的耐受度大幅下降;而情绪差引发的应激反应,又会进一步加剧熬夜带来的激素失衡,形成 “恶性循环”。比如,熬夜后情绪更易暴躁,而暴躁情绪会反过来让甲状腺激素分泌更不稳定,导致甲状腺细胞长期处于 “双重压力” 下,异常增殖的风险显著升高,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及结节恶变的概率也会随之翻倍。
需注意的是,这种 “风险翻倍” 并非直接等同于 “一定会癌变”,而是指甲状腺从 “健康” 到 “病变” 再到 “癌变” 的进程会加速,且概率明显高于单一习惯或无不良习惯的人群。
保护甲状腺,张晖专家给 2 个核心建议 调整作息,减少熬夜对内分泌的干扰尽量固定睡眠时间,避免凌晨 1 点后入睡,保证每天 7-8 小时睡眠;若因工作需熬夜,次日可通过 “短时间补觉(1-2 小时)+ 白天适度运动” 调节,减少生物钟紊乱对甲状腺的影响;睡前避免刷手机、喝咖啡,降低入睡难度,维持内分泌稳定。
管理情绪,降低应激反应对甲状腺的伤害通过 “运动(如散步、瑜伽)”“冥想”“与人倾诉” 等方式释放负面情绪,避免长期焦虑、抑郁;若情绪问题持续难以缓解,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,及时干预;日常多关注积极事物,保持心态平和,减少应激激素对甲状腺的刺激。
“熬夜 + 情绪差” 虽不直接致癌,但会持续削弱甲状腺健康,为癌变创造 “土壤”。“保护甲状腺,需从调整生活习惯入手,减少不良因素叠加,同时定期做甲状腺筛查,才能最大程度降低病变及癌变风险。”
发布于:上海市炒股交流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